若您觉得本文对您有用,请点击右上角“关注”,谢谢。
说起这个“换心手术”,很多人都对这样一件事很感兴趣:换心后,人的性格会跟着变吗?
近来,随着电视剧《美好生活》里的徐天就是因为换心手术而改变了性格和喜好,于是很多人对换心手术后性格变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其实,在这之前,已经有不少影视剧涉及到换心手术,剧中的人物性格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比如《夺命心跳》,由香港知名演员梁家辉、林熙蕾等人主演的,该片讲述了一个女人在做完心脏移植手术后,原本的陶艺天赋顿然消失,技艺越来越差,种种迹象让她怀疑,这突如其来的变化都与身体里那颗神秘的心脏有关。
虽然影视剧是艺术创作,不是真实反映现实,但是艺术源于生活,所以不得不让人对“换心术后性格大变”这个事情产生好奇。
接下来,就来看看一例真实案例,那就是今年64岁哈尔滨市的杨孟勇。
六年前,杨孟勇在哈尔滨某医院成功接受了一次心脏移植手术,是我国医学史上年龄最大的换心人。换心之后,杨孟勇的身上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比如,换心前,杨孟勇的衣服全是黑、白、灰等中老年男士衣服的款式和颜色,而现在,杨孟勇穿衣打扮的品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特别爱穿白色、黄色的衬衣和牛仔裤,而且样式也都是年轻人的时尚款式。
再比如:术后的两年间,杨孟勇的性格变得很暴躁。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想找人打架。比如排队买票看到有人插队,我当时就像那种没有修养的年轻小伙子一样,恨不得就大吼一声,挥动拳头打一架。
对于杨孟勇的变化,他的老伴这样说,“我们从十八岁就认识了,明天就是我们结婚四十周年纪念日。共同生活了四十年,我现在竟然不认识他了,简直像变了一个人。”
至于为什么人会在换心术后性格大变?许多医生也做了一些解释,主要有以下这些原因,一起来瞧瞧吧。
一、心脏或许有某种“思考和记忆功能”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某心理学教授经过20多年调查研究发现,人类的心脏也许有某种“思考和记忆功能”,这正是许多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突然性格大变、“继承”了心脏捐赠者性格的原因。据统计,每10例接受换心手术的病人中,就有1人会出现性格改变现象。
不过对于此观点,目前还存在许多争议。
比如国内有医生就说: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遗传信息存储在DNA之中,心脏无法直接合成DNA,心脏并不具有一般意义上的遗传功能,那么,供体的信息也无法通过心脏直接遗传给受体。另外,人的性格、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梦境等信息并不是被记忆在心脏里,而是被记忆在大脑中,因为心脏没有大脑那样的记忆功能,所以供体无法通过心脏把信息直接“遗传”给受体。
至于性格大变,不能排除是由于心脏是向全身输送血液,包括向大脑供血,导致一部分干细胞到达脑部,“影响”记忆功能。
二、心理暗示
有心理学家表示,人在接受心脏移植前和移植后,都曾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暗示,如有人告诉过他:你移植的这颗心脏是一个年轻人的心脏。这就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他,他的行为也会不自觉地进行了改变。
三、手术原因
心脏移植术属于医学界难度高、风险大的手术,手术中,患者的心脏会出现停止状态。而在心脏复苏的过程中,心脏内部会进入气泡,从而产生器质性改变。身体上的器质病变,使得人在换心后的认知方面出现了障碍,也导致性格出现轻微变化。
另外,心脏移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手术,需要经历麻醉、开刀等很多道程序,这些程序也有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比如做手术时需要保证呼吸,可能会导致像声音改变,比如插管时对声带造成影响,导致声音改变等等。
四、服用某些药物
换心手术后,通常要服用大量的抗免疫药,而其中有一些药就具有影响神经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就可能会导致性格的变化。
五、心脏可能会分泌“肽类激素”
在一篇由河南某医师撰写的文章《换心人为什么性格大变》中提到,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心脏除了血液循环功能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它能分泌出一些化学分子,如心钠素、生物活性多肽等。心脏极可能还会分泌出一些“肽类激素”,这些“肽类激素”含有捐献者个体的一些信息,导致被捐献者的性格、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梦境等发生改变。
六、经历了生死考验
对大部分人而言,心脏移植是个大手术,就像经历了生死考验一样。生活中,经历过生死者,性情多少都会发生改变。
七、身体各项机能的提高
从医学的角度讲,心脏移植患者术后,随着心功能的好转,其机体的各个机能都会有所改善,不再容易疲劳,注意力更集中、记忆力更好,学习或工作的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