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食用海鮮宜註意飲食衛生

养生 58 0

  摘要:食用受副溶血性孤菌感染的海產品,一般在食后12小時左右發生中毒現象。典型癥狀是:上腹部或臍周呈陣發性腹絞痛、腹瀉,先出現水樣便,繼而出現膿血便。同時,還伴有噁心、 嘔吐,體溫在38℃~39℃,個別患者可達40℃以上,甚至發生休克、昏迷。如搶救不及時,可造成死亡。

  海產品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老少皆宜。儘管夏季氣候炎熱,許多人還是忘不了品嘗這些味美的海鮮。但是,食用海鮮要講究科學性,如果食之過度或不注意飲食衛生,則對身體有害。

  大部分海鮮食品含有豐富的“嘌呤”成分。如果經常過量攝入“嘌呤”,往往會引起體內尿酸過高。其中有三分之二可經尿液排出體外,餘下的三分之一則會促使血中尿酸濃度增高,使過多的尿酸沉積在關節周圍或組織內,可引起急性腸炎反應、關節退行性病變,癥狀嚴重時可出現關節僵硬或畸形。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這些癥狀多發生在40歲以上的男子身上,尤以肥胖者最明顯。臨床也證明,在大部分病例中,或多或少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突出癥狀為:90%的患者拇、趾關節出現突發性的、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數小時內發展至高峰。患者關節及其周圍組織明顯紅腫熱痛、周身不適,發病突然,去得也迅速。

  夏季食用海鮮,如果操作不潔,還會引起急性副溶血性孤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孤菌食物中毒是一種常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其最大特點是在無鹽的情況下不生長,當鹽的濃度在3%~35%,環境溫度在30℃~37℃時繁殖最快。該菌是海洋性細菌,在海洋生物中廣泛存在。它最怕熱,在100℃水中會很快死亡。普通食醋對它也有殺滅作用。

  食用受副溶血性孤菌感染的海產品,一般在食后12小時左右發生中毒現象。典型癥狀是:上腹部或臍周呈陣發性腹絞痛、腹瀉,先出現水樣便,繼而出現膿血便。同時,還伴有噁心、 嘔吐,體溫在38℃~39℃,個別患者可達40℃以上,甚至發生休克、昏迷。如搶救不及時,可造成死亡。

  預防的方法是:第一,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或外熟內生的海產品。第二,對海產品定要燒熟煮透,螃蟹要蒸30分鐘,大蝦要煮沸10分鐘,才能保證該菌體被全部殺死。第三,吃海產品要現吃現做,做熟后盛裝在經過消毒的容器內。剩下的或存放時間過長的海產品,下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熱。第四,盛裝過海產品的容器、用具、炊具及操作人員的手應經過徹底洗刷消毒后,才能接觸熟食品。

  [[編輯推薦:8個飲食好習慣 排毒美顏皆有效]]

編輯:wu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