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病 治療痛經中醫有奇招

养生 30 0

中醫治病 治療痛經中醫有奇招

導語:隨着女性同夥歲數的增進,許多婦科疾病也不停滋生,其中最為多見的就是痛經,那麼痛經應該若何治療呢?人人不要憂鬱,今天小編就給人人詳細

隨着女性同夥歲數的增進,許多婦科疾病也不停滋生,其中最為多見的就是痛經,那麼痛經應該若何治療呢?人人不要憂鬱,今天小編就給人人詳細的先容一下中醫是若何治療痛經的,希望對寬大女性同夥有一定的輔助。

中醫治病

1、貼膏藥法治療痛經

麝香止痛膏對於緩解女性痛經有異常顯著的療效,在經期發痛之前,腹痛拒按者於經前最先貼,在經期中後期的時刻,若是有隱約作痛的感受,喜按喜熱者在行經時貼。在疼痛的部位以及尾骶部各貼一張,天天換一次,通常延續貼上3天即可奏效。

2、點穴法治療痛經

以食指指腹點按合谷(位於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間)、三陰交穴(位於足內踝上三寸脛骨后緣),各點按1分鐘,有酸、麻、重、脹感時效果較好。也可在地機穴(位於小腿內側,膝下五寸脛骨后緣處)周圍捫按,尋找最敏感點,用拇指的指腹由輕及重地按壓敏感點,以能忍受為度。連續按壓1分鐘,疼痛會很快緩解或消逝。按壓后局部可發生酸脹痛感,或向會陰及小腹部放射。點穴法可於經前數日及月經時代舉行,逐日1~2次。

3、熨臍法治療痛經

用肉桂10克,吳茱萸20克,茴香、元胡各15克,共研極細末,用黃酒適量,炒熱,納入紗布袋中,在溫度相宜時,置臍部或小腹部,一直地熨敷。

守候葯的溫度冷卻后,再將其炒熱熨敷,一直到痛經的感受完全消逝為止。這個方式稀奇適合寒濕凝滯的經行腹痛,症見腹痛喜按喜暖、經水色暗、四肢不溫等使用。

婦女平時或經期,如嗜食寒涼生冷食物,血為寒凝,以致血行受阻,不通則痛,可致痛經;又多食此類食物,易傷脾陽,使寒濕不化,傷於下焦,客於胞中,血被寒凝致痛經。以是素體氣陽虛者,或婦女正值經期或經期前後,應忌食生冷和寒涼性食物。

4、食療法

元胡益母草棗蛋

元胡10克,益母草30克。大棗10枚,雞蛋3個。將元胡、大棗、益母草、雞蛋加清水適量煮至雞蛋熟后,去殼再煮片晌,去渣取汁,飲湯食蛋,每次1個,逐日3次。

功效:可活血理氣、化瘀止痛。適用於經行量少,血瘀作痛,舌質紫暗有瘀點或瘀斑者。

血藤燉河蟹

取新鮮河蟹250克和雞血藤30克,然後把它們劃分用清水洗濯清潔后,放入瓦罐中,再加入適量的清水,用文火慢燉。加入適量的米酒,燉至河蟹變熟后,趁熱飲服,逐日1劑。延續5-7天。

功效:可活血化瘀,通經止痛,適用於經前或是經行小腹脹痛,按壓痛甚或隨同胸脅乳脹者。

枸杞山藥雲豆雞

枸、杞10克,鮮山藥150克。雲豆50克,雌仔雞1隻,調料適量。將雲豆泡軟,山藥去皮。洗凈,切塊;仔雞去毛雜、洗凈、飛水,切塊。同放入盆中,加入枸、杞、蔥、椒、姜、鹽、料酒及清湯適量,封口。上籠蒸熟服食,每周1~2劑。

功效:可養肝益精,健脾養血,適用於肝腎虧虛,精血不足之經來腹痛、腰膝脹墜、酸軟無、力、經來量少、色淡,或伴潮熱、耳鳴等。

姜棗紅糖湯

乾薑5克,大棗10枚,紅糖30克。將三者加水同煎飲服。逐日2次,溫熱飲服,延續5-7天。

功效:可暖宮散寒,適用於寒凝痛經。

桂枝大棗湯

桂枝10克。大棗10枚,山楂15克,紅糖30克。將桂枝、大棗、山楂水煎取汁,納入紅糖煮沸后趁熱飲服,逐日2次。

功效:可溫經散寒。活血止痛,適於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得熱痛減,經行量少等。

姜棗花椒湯

生薑30克,大棗10枚,花椒20克,紅糖適量。將姜、棗、花椒水煎取汁,納入紅糖烊化飲服,逐日2次。

功效:可溫經散寒止痛,適於寒凝氣滯,經行不暢,色黯有塊,畏寒肢冷之痛經。

https://www.yangshen100.com/

富貴羊肉

羊、肉500克,小茴、肉桂、白芍、當歸、桂枝、制附片各10克,鮮山藥150克,調料適量。將羊肉洗凈,切塊;鮮山藥洗凈,去皮、切塊、同入砂鍋,加清水適、量煮沸后,下諸葯(布包)。生薑、胡椒、花椒等,文火燉至羊肉爛熟后。去藥包。加食鹽、味精、豬脂適量調服,逐日1劑。

功效:可溫陽散寒,通經止痛,適於寒凝胞、宮之痛經、少腹拒按、得熱痛減者。

當歸益母草蛋

當歸10克,益母草30克,雞蛋3個。將當歸、益母草、雞蛋同加清水煮至雞蛋熟后,去殼再煮片晌,去渣取汁。飲湯食蛋,每次1個,逐日3次,延續5-7天。

功效:可活血行氣、化瘀止痛,適用於血瘀痛經,經色紫黯有塊。血傾軋后疼痛減輕者。

黃芪烏骨雞

黃芪30克,烏骨雞1隻。調料適量。將烏骨雞去毛雜,洗凈,切塊,與黃芪同放在鍋中。加水適量燉熟,味精、食鹽調服,每周1-2劑。

功效:可益氣養血、調經止痛,適用於氣血虧虛之經前、經期或是經后小腹隱痛、氣短乏力、心悸失眠、腰膝酸軟等。

中藥治療痛經秘方

通治方

痛經多數是經血傾軋難題,瘀滯疼痛,治法以通為主。當歸9克、川芎4.5克、牛膝9克、香附9克、元胡9克、丹參9克、紅花4.5克、白芍9克水煎服。服藥時間應在行經前三天即最先服用,稀奇是膜樣痛經、及內膜異位症等,否則效果不顯。

辨證方

1、寒證

溫腎扶陽湯,治胞中虛寒型痛經,婦女經期小腹隱痛,喜溫喜按,經色清稀,腰酸腿軟,四肢不溫,尿頻,白帶下注,面色淡白,舌質淡潤,脈象沉緩無力。人蔘9克、山藥9克、熟地9克、山萸肉6克、吳茱萸6克、菟絲子9克、肉桂6克、附子6克、補骨脂9克、白朮9克《百靈婦科》

治療之法,以通為主,多用溫經逐寒,祛瘀止痛,王清任之少腹逐瘀湯獨擅勝場,每於經前投此,多應手而效。曾以治痛經達十餘年繾綣不愈者,或痛甚則厥,或劇痛需以度冷丁方得小安等頑固病例,亦有特效。

小茴香7粒(炒)、乾薑0.6克(炒)、元胡3克、沒藥6克(炒)、當歸9克、川芎6克、官桂3克、赤芍6克、蒲黃9克(生)、靈脂6克(炒)水煎服。每次月經來潮前連服5~7劑,一樣平常延續治療3個月即獲痊癒。

臨床所見以寒凝血瘀為多見,治宜溫通為主。我曾以下方為主加減治癒了不少痛經病人。肉桂3~9克、小茴香6克、制香附9克、當歸9克、川芎6克、赤白芍各15克、青陳皮各9克、阿膠9克、艾恭弘=叶 恭弘9克、益母草30克、乳沒各4.5克。

2、熱證

婦人有經前腹疼數日,爾後經水行者,其經來多是紫黑塊。方用宣郁通經湯。白芍15克(酒炒)、當歸15克(酒洗)、丹皮15克、山梔子9克(炒)、白芥子6克(炒研)、柴胡3克、香附3克(酒炒)、川鬱金3克(醋炒)、黃芩3克(酒炒)、生甘草3克水煎,連服4劑,下月斷不先腹疼爾後行經矣。此方補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氣,而降肝之火,以是奏功之速。

3、虛證

腎虛肝鬱的,經來色淡而少,經后腹痛腰酸,肢軟無力,益腎調經湯主之。

杜仲、續斷、熟地各9克、當歸6克、白芍(炒)9克、益母草12克、焦艾、巴戟、烏葯各9克水煎服。

經行或經凈后小腹綿綿作痛,按之恬靜,經水色淡質清,面無人色,精神萎弱。炒党參12克、炒白朮9克、全當歸9克、東白芍9克、炒川芎4.5克、炙甘草4.5克、大熟地12克、茺蔚子9克、制香附9克

4、實證

劉赤選:婦女月經未來一兩小時,因子宮后屈,瘀滯經血,阻其傾軋,以致小腹發生疼痛,必候經水傾軋一两天內,才氣逐漸緩解,宜用失笑散合逍遙散,在月經來潮前3天最先服,天天服1劑,連服3~6劑可經通痛除,照法再服3~6月,可以根治。蒲黃6克、五靈脂12克、當歸9克、白芍12克、柴胡9克、茯苓12克、白朮12克、炙甘草4.5克瘀血阻滯的,經來腹痛如刺,量少色紫有塊,傾軋則痛減,加味失笑散主之。蒲黃、五靈脂各6克、延胡、丹皮各9克、桃仁6克、香附9克、台烏6克,水煎服。疼痛引及少腹兩側痛劇者,加薑黃6克、乳香6克;大便燥結,加大黃6克。

乳脹散,治月經前乳房脹滿。當歸9克、紅花9克、白朮6克、王不留行9克、橘恭弘=叶 恭弘9克、陳皮3克,上6味,研為粗末,以水200毫升,浸泡30分鐘,煮沸15分鐘,濾過;殘渣再加水150毫升,煮沸10分鐘,濾過,合併兩次濾出液備用。逐日1劑,分2~3次溫服。

丹參30克、烏葯10克、枳殼10克、香附12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水煎服。逐日1劑,每次月經前服。有熱者,方中丹參改為丹皮10克。

總結:通過上述的文章對治療痛經中醫有奇招和中藥治療痛經秘方等有關知識的詳細先容,寬大女性同夥們是否已經對中醫若何治療痛經的方式有了異常周全的熟悉,若是你還在為痛經大感煩惱,不妨來試試這些中醫的方式來緩解痛經,做個康健優美的女人吧!

養生藥茶 藥茶的17大養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