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膏方對慢性病調治有奇效

养生 32 0

中醫膏方對慢性病調治有奇效

導語:目錄: 第一章 膏方的看法、起源及生長 第二章 膏方的組方及分類 第三章 膏方的特點和服用季節 第四章 膏方的服用方式 今天是立冬,正

目錄:

第一章 膏方的看法、起源及生長

第二章 膏方的組方及分類

第三章 膏方的特點和服用季節

第四章 膏方的服用方式

今天是立冬,正是進入冬季了,記得早上出門要多多穿厚的保暖的衣服。人人都知道冬天是進補的季節,然則若何補才是最合適的呢?在中醫理論里,冬季進補以膏方為最佳。

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張琪教授以為,秋冬季節相宜進補,耐久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可思量以膏方調治。

張琪示意,膏方可改善中風后遺症患者癥狀。中風后遺症屬本虛標實,显示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氣短乏力等。膏方用藥以“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同時加以祛邪之品,以求固本清源,氣血流通。

專家示意,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耐久服用膏方可起優越治療作用。此類膏方多以扶正補益為主,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虛弱則氣血陰陽皆不足。膏方調補脾胃可到達增強消化功效、強身固本目的。

此外,膏方還對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效果較好。病因是外感咳嗽遷延失治,病邪由表入里,致肺臟虛弱或他臟有病累及於肺。膏方作用以扶正補虛、以調陰陽、補五臟、益氣血和助正氣為主。同時祛邪治病,增強機體抵制能力,削減並預防呼吸系統疾病發作可能性。

膏方的看法、起源及生長

膏方,又叫膏劑,以其劑型為名,屬於中醫里丸、散、膏、丹、酒、露、湯、錠八種劑型之一。膏方一樣平常由20味左右的中藥組成,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憑證中醫理論,冬季是一年四序中進補的最好季節,而冬令進補,更以膏方為最佳。

膏的寄義較廣:如指物,以油脂為膏;如指形態,以凝而不固稱膏;如指口味,以甘姜滑腴為膏。《山海經》 曾中說:“言味好皆滑為膏”,如指內容,以為物之精鍊,如指作用,以滋養膏潤為長。膏劑有外敷和內服兩種,外敷膏劑是中醫外治法中常用藥物劑型,除用於皮膚、瘡瘍等疾患以外,還在內科和婦科等病症中使用。

內服膏劑,厥後又稱為膏方,因其起到滋補作用,也有人稱其為滋補藥,普遍地使用於內、外、婦、兒、傷骨、眼耳口鼻等科疾患及大病後體虛者。

在中醫理論里,膏方是一種具有高級營養滋補和治療預防綜互助用的成藥。它是在大型復方湯劑的基礎上,憑證人的差異體質、差異臨床显示而確立差異處方,經濃煎后摻入某些輔料而製成的一種稠厚狀半流質或凍狀劑型。其中,處方中藥物盡可能 選用道地藥材,所有製作歷程操作嚴酷,只有經由細膩加工的膏方最終才氣成為上品。

膏方的起源與生長

膏方歷史悠久,起於漢唐,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於膏劑的紀錄,如馬膏,主要供外用,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紀錄的大烏頭膏、豬膏發煎是內服膏劑的最早紀錄。唐代《千金方》中個體“煎”已與現代膏方大要一致,如蘇子煎,王燾《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

宋朝膏逐漸取代煎,基本沿襲唐代氣概,用途日趨普遍,如南宋《洪氏集驗方》收載的瓊玉膏,沿用至今,同時膏方中含有動物類葯的習慣也撒播下來,如《聖濟總錄》栝萎根膏,此時膏方兼有治病和滋養的作用。

明清膏方更趨完善和成熟,显示為膏方的命名正規、製作規範,膏專指滋補類方子,煎指水煎劑;數目大大增添,臨床運用加倍普遍。

明朝膏方即廣為各種方書紀錄,組成多簡樸,撒播至今的膏方有洪基《攝生總要》“龜鹿二仙膏”、龔廷賢《壽世保元》“茯苓膏”以及張景岳的“兩儀膏”等。

清代膏方不僅在民間撒播,宮廷中亦普遍使用,如《慈禧光緒醫方選議》有內服膏滋方近30首。晚清時膏方組成漸龐大,如張聿青《膏方》中膏方用藥往往已達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時常選加阿膠、鹿角膠等,並強調辨證而施,對後世醫家影響較大。

近現代膏方在上海、江浙及廣東普遍使用,尤以上海為甚。

膏方的組方原則

膏方一樣平常由20味左右的中藥組成,屬大方、復方局限,且服用時間較長,因此,制訂膏方更應注重針對性。所謂針對性,是指應該針對患者的疾病性子和體質類型,經辨證后配方制膏,一人一方,量體用藥,方能到達增強體質、祛病延年的目的。另外,膏方中多含補益氣血陰陽的藥物,其性黏膩難化,若掉臂現真相形,一味純補峻補,往往會故障氣血,於康健無益,故配伍用藥,至為主要。組方時尤應注重如下幾個方面。

一、重視脈案謄寫,辨證立法

膏方的脈案,以往習用毛筆謄寫,它既是中華文化的藝術佳品,又能體現中醫善於於疾病調養的傳統特色。膏方不僅是滋補強壯的藥品,更是治療慢性疾病的最佳劑型,以是膏方的制訂,首當重視辨證論治。醫家應從病者錯綜龐大的癥狀中,剖析出病因病機病位,權衡正邪之盛衰進退,尋找疾病之泉源,從而確定固本清源的方葯。中醫的理、法、方、葯特色,必須充實體現在膏方的脈案中,而且準確、科學地謄寫脈案,這樣才氣保證治療的有序和準確。切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若用這種方式開出來的膏方,既無理、法、方、葯的內容,又無君、臣、佐、使的紀律,雜亂無章,患者服后,肯定弊多利少。

二、注重體質差異,量體用藥

人體體質的削弱,是病邪得以侵襲、疾病得以發生的主要緣故原由,而體質每因歲數、性別、生涯境遇、先稟賦賦、後天調養等差異而各有差異,故選方用藥也因人而異。如暮年人臟氣衰退,氣血運行遲緩,膏方中多佐行氣活血之品;婦女以肝為先天,易於肝氣鬱滯,故宜輔以疏肝解郁之葯;小兒為純陽之體,不能過早服用補品,若是確實需要,多以甘淡之品調養,如四君子、六味地黃等;中年人肩負堪重,又多七情勞逸所傷,治療時多需補瀉兼施。除此以外,又有諸多個體差異,均需詳細剖析,憑證詳細情形,制訂差其餘治療設計。

三、調暢氣血陰陽,以平為期

行使藥物的偏勝之性,來糾正人體陰陽氣血的不平衡,以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是中醫養生和治病的基本頭腦,也是制訂膏方的主要原則。臨床所及,中暮年人臟氣漸衰,運化不及,經常出現虛實夾雜的龐大病理狀態,若是對此忽略不見,一味投補,補其有餘,實其所實,往往會適得其反。

以是膏方用藥,既要思量“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又應憑證病者的癥狀,針對瘀血等病理產物,適當加以行氣、活血之品,疏其血氣,令其條達,而致陰陽平衡。

四、斡旋脾胃升降,以喜為補

清代着名醫家恭弘=叶 恭弘天士曾謂“食物自適者即胃喜為補”,為臨床藥物治療及食物調養的主要規則,同樣適合於膏方的制訂。口服膏方后,胃中恬靜,能消化吸收,方可到達補益的目的,故制訂膏方,總宜佐以運脾健胃之品,或取檀香拌炒麥芽,以醒脾開胃;或用桔梗、枳殼,以升降相因;或配伍陳皮、楂曲以消食化積;尤其是蒼朮一味,氣息辛香,為運脾要葯,加入眾多滋膩補品中,則能消除補藥黏膩之性,以資脾運之功。中醫習慣在服用膏方進補前,服一些開路葯,或祛除外邪,或消除宿滯,或運脾健胃,四處照顧脾胃的運化功效,確具至理。

五、着意通補相兼,消息連繫

用膏方進補時代,既不能一味呆補,又不宜孟浪攻泄,而常取通補兼施、消息相合、并行不悖的方式。民間常以驢皮膏加南貨制膏進補,時有腹脹便溏等不良反映發生,多因其不相符“通補相兼,消息連繫”的原則。補品為“靜葯”,必須配合辛香走竄之“動葯”,消息連繫,才氣補而不滯。臨床可針對中暮年人常見的心腦血管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腦梗死、糖尿病等,辨證選用“動葯”,例如取附子溫寒解凝,振奮心陽;取大黃、決明子通腑排毒,降低血脂;取葛根、丹參活血化瘀,凈化血液等,與補藥相配,相使相成,而起到固本清源之效。

另外四時之氣的升降沉浮對疾病會有差異水平的影響,古代醫家據此提出隨時為病,當隨病制方的治療頭腦。如金元醫家李杲在《脾胃論·脾胃將理法》中提出:“春時有疾,於所用藥內加清涼風葯,夏月有疾加大寒之葯,秋月有疾加溫氣之葯,冬月有疾加大熱葯,是不停生化之源也。”說明春天多風邪為患,須在方中加入祛風葯,如荊芥、薄荷、菊花、桑恭弘=叶 恭弘之類;炎天有病多熱疾,須加適量的寒涼葯,如黃連、黃芩、石膏、知母之類;秋天有病多燥邪,宜加入溫潤氣分葯,如杏仁、紫蘇恭弘=叶 恭弘、桔梗、沙參之類;冬天有病多寒邪,宜加入一些溫熱葯,如附子、乾薑之屬。注重用藥與四時響應,以順應溫、熱、寒、涼、升、降、沉、浮的紀律,不停生化之源。受這種頭腦的影響,連繫各個季節的易發病證,則可以在差其餘時令,憑證病情及天氣,接納響應的四時用藥法,隨證應變,亦可以用膏方的形式來治病及防病。故膏方不僅僅局限於冬令時節應用。

膏方之制訂,遵照辨證論治法度,具備理、法、方、葯之程序,不僅養生,更能治病。因膏方服用時間長,醫者必須深圖遠慮,立法力爭平穩,不能小有誤差。偶有疏忽,與病情不合,不能競劑而廢,醫生與病家皆遭損失。故開一樣平常處方易,而膏方之制訂難。膏方是一門學問,又屬中華文化之遺澤,應當傳承不息,發揚光大。

膏方能補什麼

補虛扶弱

凡氣血不足、五臟虧損、體質虛弱或因外科手術、產後以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恢復期泛起種種虛弱癥狀,均應冬令進補膏方,能有用促使虛弱者恢復康健,增強體質,改善生涯質量。

抗衰延年

暮年人氣血衰退,精神不足,臟腑功效低下者,可以在冬令進補膏滋葯,以抗衰延年。中年人,由於機體各臟器功效隨着歲數增添而逐漸下降,泛起頭暈眼花、腰疼腿軟、神疲乏力,心悸失眠,影象減退等,進補膏方可以增強體質,防止早衰。

糾正亞康健狀態

膏方對換節陰陽平衡,糾正亞康健狀態,使人體恢復到最佳狀態的作用較為顯着、在節奏快、壓力大的環境中事情,不少年輕人因精神透支,泛起頭暈腰酸、疲倦乏力、頭髮早白等亞康健狀態,膏方可使他們恢復常態。

防病治病

針對患者差異病症開列的膏方確能防病治病,尤其對於康復期的癌症病人,易頻頻傷風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冬令服食扶正膏滋葯,不僅能提高免疫功效,而且能在體內貯存厚實的營養物質,有助於來年防複發,抗轉移,防傷風,增強抵制力。

膏方的組成及分類

膏方的組成

①根據藥物的性子可分為三部門,即飲片、膠類及糖類。

飲片是起主要治療作用的中藥,一樣平常需辯證施治,憑證小我私人情形而差異;

膠類一方面供製作歷程中收膏用,另一方面具有滋補作用,如阿膠養血止血、滋陰潤肺,鹿角膠可溫腎助陽、生精補髓、活血散結等;

糖類主要為了改善口感,另外可補中緩急。

②根據膏方中藥物的作用可分為滋補藥、對症葯、健脾葯和輔料四部門。

滋補藥有益氣、補血、養陰或溫陽等功效,常用的有人蔘、黃芪.熟地,麥冬、蟲草、胎盤等,同時配合使用理氣化濕、清熱、祛瘀等之劑,以增強滋補的效果;

對症葯是針對患者那時主要病症的藥物,兼顧祛病和滋補;

膏方內的滋補藥多屬粘膩凝滯之品,久服多影響脾胃運化,並易閉門留寇,故一樣平常需加用陳皮、砂仁、焦山楂炒麥芽、白朮等健脾葯,增強吸收,到達補而不滯的功效;

輔料主要包羅調味的糖類以及收膏的膠類等。

膏方的分類

憑證製作歷程是否加入蜂蜜將膏方分為清膏和蜜膏,中藥煎煮濃縮后直吸收膏者為清膏,收膏時加入蜂蜜稱為蜜膏(又稱“膏滋”),後者尤其適合年邁體弱、有慢性病者;

憑證膏方中是否含有動物膠或胎盤、鹿鞭等動物葯,可將其分為素膏和葷膏,素膏由中草藥組成,不易發霉,四序均可服用;葷膏中則含有動物膠(葯),多屬溫補之劑,且不易久存,一樣平常冬季服用。

膏方的特點

第一、膏方具有補虛和治病兩大特點

一些春夏易發之病,如哮喘等,若是能在冬季將身體調養好,就不易發作,正所謂“正氣內存,邪不醒目”。我國民間素有冬令進補的習慣,有道是“三九補一冬,來幼年病痛”,“冬令進補,來春打虎”。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冬天氣溫低,熱量耗散多,胃腸道功效相對較其他季節強,心理性能的興旺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行使,可以更多地轉化為自身物質。人體在冬季新陳代謝速率減慢,此時適當補養,可調整和改善人體各器官的心理功效,增強抵制力,到達防病治病的作用。

第二、“陰平陽秘,以衡為補”,完全體現了傳統醫學的整體看法

中醫理論以為,人的生命流動以陰陽臟腑氣血為依據,陰陽臟腑氣血平衡則能康健無恙,延年益壽,故《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病邪有陰邪、陽邪,人體正氣也有陰陽之氣,疾病的發生就是陰陽失去相對平衡,泛起陰陽偏盛或陰陽偏衰的效果。因此,行使藥物的偏勝之性,來糾正人體陰陽氣血的不平衡,“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是中醫養生和治病的基本頭腦,也是制訂膏方的主要原則。

臨床所及,中暮年人臟氣漸衰,運化不及,經常出現虛實夾雜的龐大病理狀態,若是對此忽略不見,一味投補,補其有餘,實其所實,往往會適得其反。以是膏方用藥,既要思量“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又應憑證病者的癥狀,針對瘀血等病理產物,適當加以行氣、活血之品,疏其血氣,令其條達,而致陰陽平衡,氣血條暢。

膏方的適用工具

1、慢性病人的進補:原來患有慢性疾病,冬令季節,可以連繫它的病症,一邊施補,一邊治病,這樣對疾病的治療和康復,作用更大。從現在臨床應用膏方的情形來看,不只內科病人可以

服用膏方,婦科、兒科、外科、傷骨科、五官科的病人都可以服用膏方葯,氣血陰陽津液虛弱的病人也都可以通過服用膏方來到達除病強身的目的。

2、亞康健者的進補:現代社會中青年歲情生涯壓力和勞動強度很大(主要為精神主要,腦力透支),同時眾多的應酬,無度的煙酒嗜好,耐久不足的睡眠及休息,均可造成人體的各項正常心理性能大幅度轉變,抗病能力下降,從而使機體處於亞康健狀態,這就異常需要適時舉行周全整體的調治,膏方療法就是最佳的選擇。

https://www.yangshen100.com/

3、暮年人的進補:暮年人,由於它的心理特徵,人體的種種性能,都將隨着歲數的增進,而趨向衰退,而冬令進補,則能增強體質,延緩朽邁。

4、女性的進補:對於女性來說,脾胃主全身元氣,脾胃虛弱,元氣不足,就容易造成女性的朽邁;若脾胃能吸收飲食中的營養,充實滋養全身臟器及皮膚腠理,當脾胃正常運轉時,全身的營養不停獲得彌補,人的抗朽邁能力、生命力隨之增強,臉部就會紅潤,皮膚就會充滿光澤和彈性。

5、兒童的進補:小兒憑證生長需要可以適當進補,尤其是小兒頻頻呼吸道熏染,久咳不愈,厭食、血虛等體虛的患兒宜於調補。

膏方的服用季節

一、冬令進補

膏方,又有人習慣稱其為冬令膏方。顧名思義是在冬令季節里服用。為什麼要在冬令時節服用膏方呢?這要從人的生命流動和自然天氣環境息息相關提及。

自然界天氣環境的運動轉變,無時無刻紕謬人體發生影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綱紀。”憑證一年四序的天氣轉變即春溫、夏熱、秋涼、冬寒,鄭重地起居飲食、衣着行走是十分主要的。秋冬季節是收穫的主要季節,人體為順應外界漸冷的天氣會作出響應的調整,血液在消化道為多,消化腺、消化酶排泄增多,消化性能增強,食慾興旺,體內高熱量食物需求增多,容易吸收,並把營養藏於體內,同時代謝降低,消耗削減。在《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指出:“冬三月,此謂閉藏,冰凍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這就是順應冬天天氣環境,是一種養藏的方式。若是違反了這種冬令的養生方式,到了春天便要發生痿厥一類疾患,使人們對春生之氣的順應能力削弱。

由此可見,冬季是一年四序中進補的最好季節。耐久以來,人們就考究“冬令進補”,在冬天,內服滋補膏方,強壯身體,到了來年春天,容光煥發,步行矯捷,頭腦迅速,在民間也有“冬令一進補,春天可打虎”的說法,是很有原理的。

二、實時調補

有的中藥房在一年四序均為患者加工膏方,這是不是說一年四序均可服用膏方呢?現實上,運用膏方舉行冬令滋補是其使用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由於膏方既有滋補身體的作用,又有治療預防的功效,因此,不在冬季,如處在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歷程中或大病後,手術后,患者身體異常虛弱時,可以接納膏方調治。憑證虛弱情形,舉行中醫辨證,在滋補的同時,配合理氣、和血、調中、化濁、通腑、安神、固澀、通絡等藥物一起使用。

中醫的調補有許多方面選擇,有藥酒、葯粥,另有葯膳等,但在應用中藥湯劑舉行辨證施治后,繼用膏方又是一個很主要的方面。一是它可以繼續配伍其他治療的藥物,二是服用利便,三是相符虛弱身體舉行緩慢康復的原則,其補益是王道徐徐收工,決不能接納強橫蠻補,否則孟浪用事不能到達目的。

因此,憑證患者病情需要,並嚴酷掌握膏方的使用方式,不在冬令季節,同樣可以服用膏方。

服用膏方前,為何要服“開路葯”?服用膏方要取得好的效果,能充實消化吸收是要害。有些人脾胃運化功效較差,臨床常見舌苔厚膩、沒有食慾,同時感受胸脅痞悶等,此時服用膏方,不隻影響到對膏方的消化吸收,反而加重脾胃肩負,泛起種種不適癥狀。因此,在此類人群正式服用膏方前,醫生一樣平常會因人而異開出一些能運脾健胃、理氣化濕的中藥,以改善其脾胃功效,為膏方的消化吸收締造有利的條件。這些中藥先膏方而行,因此被形象地稱為“開路葯”。

“開路葯”的另一作用是通過試探性的調補,通過考察服藥后的反映,能為醫生開好最後調補對路的膏方作好準備。

對於脾胃功效正常的人,不強調必須服用“開路葯”,可以直接服用膏方,做到實時進補。

“開路葯”一樣平常以醫生憑證癥狀開出的湯劑最有針對性,通常提前2~3周服用。除湯劑外,也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中成藥,如藿香正氣片、香砂六君丸、參苓白朮片、健脾丸等作為“開路葯”。

膏方的服用方式

臨床上膏方的詳細服法,一是憑證病人的病情決議;二是思量病人的體質、應時的季節、天氣、地理條件等因素,做到因人、因時、因地制宜。一樣平常來說,服用膏方多由冬至即“一九”最先,至“九九”竣事。冬天為封藏的季節,滋補為主的膏方容易被機體吸收蘊藏,以是冬令是服用膏方的最佳季節。治療為主的調治膏方可視病情需要,憑證差異時令特點隨季節處方。

(一) 服用方式

1.沖服

取適量膏滋,放在杯中,將白開水沖人攪勻,使之溶化,服下。若是方中用熟地、山萸肉、巴戟肉等滋膩葯較多,且配藥中膠類劑量又較大,則膏藥黏稠較難烊化,應該用開水燉烊后再服。憑證病情需要,也可將溫熱的黃酒突入服用。

2.調服

將膠劑如阿膠、鹿角膠等研細末,用適當的湯藥或黃酒等,隔水燉熱,調好和勻服下。

3.噙化

亦稱“含化”。將膏滋含在口中,讓葯逐步在口中溶化,施展藥效,如治療慢性咽炎所用的青果膏等。

(二) 服用時間

1.空腹服

《本草經》謂:“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其優點是可使藥物迅速入腸,並保持較高濃度而迅速施展藥效。滋膩補益葯,宜空腹服,如空腹時服用腸胃有不適感,可以改在半飢半飽時服用。

2.飯前服

一樣平常在飯前30~60分鐘時服藥。病在下焦,欲使藥力迅速下達者,宜飯前服。

3.飯後服

一樣平常在飯後15~30分鐘時服藥。病在上焦,欲使藥力停留上焦較久者,宜飯後服。

4.睡前服

一樣平常在睡前15~30分鐘時服用。補心脾、放心神、鎮靜安息的藥物宜睡前服。

(三) 服用劑量

服藥劑量的若干,應憑證膏方的性子、疾病的輕重以及病人體質強弱等情形而決議。一樣平常每次服用膏方取常用湯匙1匙為準(約合15~20毫升)。

藥物分有毒無毒、峻烈緩和的差異。一樣平常性子平和的膏方,用量可以稍大。凡有毒、峻烈的藥物,用量宜小,而且應從小劑量最先,逐漸增添,以免中毒或耗傷正氣。

輕病、慢性病,劑量不必過重;重病、急性病,用量可適當增添。由於病輕葯重,藥力太過,反傷正氣;病重葯輕,藥力不足,往往貽誤病情。

患者體質的強弱,性其餘差異,在劑量上也應有差異。暮年人的用藥量應小於壯年;體質強的用量,可重於體質弱的病人;婦女用藥量,一樣平常應小於男子,而且婦女在經期、孕期及產後,又應小於平時,但主要仍須從病情等各方面作周全思量。

膏方的服用禁忌

在使用膏方時,為了注重平安,保證療效,必須重視禁忌問題。用藥禁忌,除了藥物配伍中的“十八反”、“十九畏”等外,另有補膏用藥禁忌、妊娠用藥禁忌和服藥禁忌三個方面。

(一)補膏禁忌

暮年病虛證為多,故補膏較為常用,在詳細應用時,應注重以下幾點。

1.防止“閉門留寇”

在外邪未盡的情形下,不要過早使用補膏,以免留邪為患。需要時可在祛邪葯中加入補益之品,以到達扶正祛邪、攻補兼施目的。另外,補益莫與氣血為難,應阻止一味呆補,不注重氣血流通的傾向。

2.防止“虛不受補”

對於一樣平常慢性虛證患者,只能徐徐調養,不宜驟補。可於補益膏方中,酌加助運之品,以免滋膩呆胃之弊。

3.防止“損陽耗津”

陽虛有寒忌清補,以免助陰損陽;陰津虧損忌用溫補,以免助火傷陰。

(二)妊娠禁忌

妊娠時代,由於某些藥物具有滑胎、墮胎的流弊,往往可以造成流產的結果,以是在臨證時要注重藥物的選用,注重妊娠禁忌。

(三)服藥禁忌

1.忌口

為了到達治療目的,服藥時代要求病人忌食某些食物,叫做“忌口”。近年來通過大量的臨床和科學實驗,忌口的局限已日漸縮小,而且日趨合理。如服人蔘膏時忌服蘿蔔,服首烏膏時,忌豬、羊血及鐵劑;服滋補性膏方時,不宜飲茶。一樣平常服藥時代,應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

服用人蔘時,常習慣稱蘿蔔、綠豆(包羅綠豆製品,如粉絲等)是“解藥”,意思是含損壞人蔘中的有用因素。傳統的中醫理論以為蘿蔔的消食導滯作用和綠豆的寒涼解毒功效造成人蔘的作用不能施展,人蔘的甘味補氣生津的療效將大大削弱。應該說,兩者同時服用是不相宜的。從藥理上講,蘿蔔會加速人蔘有用因素的滲出,在人蔘作用尚未獲得充實行展,其營養因素未被人體吸收時,已經被滲出出體外了。由於膏方中有不少補益壅滯之品,對於消化不良者,服用食物以易消化為上,否則容易阻礙消化、吸收,從而不能起到理想的補益作用。

針對患者的體質,在膏方服用時,忌口更為主要。如:

① 陰虛體質在臨床上可見頭暈眼花、口乾咽燥、心煩、易於激動、失眠心悸、舌紅少苔、脈象細數,在服膏方舉行滋陰的同時,在飲食上有這樣幾點忌口:

(1)忌食辛熱的食物,如狗肉、牛肉等;在烹飪作料中不放或少放姜、蒜、蔥等~類調味品;至於甜味食物如巧克力及其製品更應少吃,甚至不吃。否則,輕則引起口乾咽燥嚴重,大便燥結,重則可見出血癥狀。

(2) 忌食海鮮一類發物,如黃魚、帶魚等。甲狀腺性能亢進患者中不少显示為陰虛火旺的癥狀,在應用滋陰降火藥物治療時,食用海鮮則猶為推波助瀾。這些病人以食淡水魚為好。

(3)忌食不易消化的葯食。由於患者消化功效虛弱,不易吸收,又由於陰虛之人常泛起大便燥結,此時若在輔助消化的葯食中加入潤腸之品,可以使膏方中滋陰葯施展更好作用。

②陽虛體質 在臨床上可見全身怕冷、面色眺白或者淡白無華、少氣疲倦乏力、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質淡胖、苔潤滑、脈象微細遲無力,對這類病人常用補陽、溫陽、壯陽等葯食舉行調補,應該在飲食上注重以下忌口:

(1)切忌濫用溫補腎陽的食物。若是在服鹿鞭、牛鞭、羊肉等葯食時,應注重考察有無虛火的病理徵象。否則容易助火動血,發生變症。另外,還應注重不少陽虛體質的人,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故飲食上尚要忌用黏膩

(2)忌用寒性食物,如柿子、黃瓜等。陽虛體質者易生內寒,可見脘腹時感冷痛,大便稀溏,四肢欠溫等。若用寒性食物,則寒象愈甚,在炎熱炎天,尤其應慎冷飲瓜果之品,不能圖一時之快,而使陽虛體質曰見虛弱,變症叢生。

(3)陽虛體質的人氣血盛行不暢,切忌服用或過多服用厚味膩滯之品,如食肉類製品,也盡可能除去油脂部門。

2.合理服藥

“一葯一性,百病百方”。種種膏方,它們的功用各有差異,但無論哪種膏方,只可治療一定的病症,而不能通治百病。補膏不能亂用,用錯了,有害無益。對於一些陰陽俱虛、氣血不足、數病同發的情形,治療時必須仔細考察剖析,鄭重選方,合理用藥,以獲佳效,切忌孟浪投藥。

膏方服用不良反映防治只管膏方服用的工具差異,體質、病情差異,但總的要求是以平和為準,在辨證論治的原則指導下,切合個體,不應該會泛起不良反映。然則,也有少數人服用膏方后,會泛起這樣幾種不適:

1.滋膩呆胃,納食削減。有的不思納食,腹部脹滿。

2.齒浮口苦、鼻衄、面部升火、大便秘結。

3. 第二年春夏時感應不適、厭食、睏倦,入夏怕熱,也有泛起低熱、皮疹、齒浮、便秘等。

這些不良反映,可以在剛最先服用幾天時泛起,也可能在第二年春夏才泛起。防治這些不良反映,首先在服用開路方時要注重,盡可能祛除濕濁,調整好胃腸功效。在服用幾天後就泛起不思飲食、腹脹時,應該暫停服用,改服1~2周理氣和胃消導葯后,再少量服用膏方,逐步增添。如見齒浮口苦、鼻衄升火時,把清熱瀉火解毒通腑葯煎好後放入膏方中,一起服用以糾誤差。

結語:膏方是傳統中醫的精髓,是一種具有高級營養滋補和治療預防綜互助用的成藥。然而補膏不能亂用,用錯了,有害無益。

中醫偏方加食療 有效降低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