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情感教練,幫你嫁給愛情
為什么我們難以做到面對真實的自己呢?
——心悅君
文 | 明媚姐
今天有個視頻上了熱搜,《白富美相親60次未果 :以高曉松身材為參照找對象》。
想必看過的人除了納悶這姑娘擇偶口味怎么這么重之外,還會奇怪:這么高顏值高才華的美女怎么找個對象這么難?還用相親嗎?還用夸張地相60次嗎?難道不是追求者排著隊在公司外面等下班嗎?
百思不得其解吧,其實人生中類似這種謎一樣的事情很多的。
面對3年外遇出軌的老公,老婆哭著說:“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真的要崩潰了,我要盡快做個了斷。”但之后她繼續逆來順受了2年,直到現在問題還沒解決。
有的人明明嘴上說:“我應該多陪陪孩子,否則等她長大了就晚了。”但實際情況是出差、加班、開會把他和孩子的時間全擠沒了。
老公誠懇地說:“你和孩子是很重要的,我應該多關心你們,陪陪你們。”可轉眼就去打游戲、約哥們聚餐、踢球去了。
老婆委屈地說:“老公對我根本不在乎,我知道這也有我的原因,我就不太在乎自己,所以他想怎么對我就怎么對我,我應該堅強起來,維護自己的尊嚴。”但說歸說,其實還是一切照舊。
為什么我們的愿望那么難以實現?到底哪里出錯了?
其實在剛才那個視頻里,白富美已經給了我們答案。
記者問美女找對象急不急,她說父母是最急的,親戚朋友也急,但是她正在創業,很忙,沒有太多空閑時間。言外之意就是找對象這事是她的愿望,但現在對于她來說并不是特別著急。如果真遇到合適的了,沒準還沒時間談戀愛呢。
這其實就是我們的愿望無法實現的真正原因。
愿望的實現不但跟我們想要什么有關,還跟想要的強烈程度有關。
其實在我們的內心,愿望都是有排序的。
比如在剛才那位白富美的內心,可能有這樣一些愿望:創業項目順利成功,找到合適相愛的伴侶、自己越來越有魅力、社會人脈關系豐富、個人素質不斷提升等等。
這些愿望在她內心不是散亂無章的,而是規規矩矩排著隊等著上場。
每個階段,舞臺上的愿望主題都可能有不同。
現在可能是創業排第一,過段時間可能又變成找對象排第一。
哪個主題排第一,就獲得了平臺資源優先權,其它愿望都要為它的實現而讓路。
我認識一位35歲的成功女老板,她4年前自己創業,公司發展還算順利,不過現在依然處在不進則退的壓力焦慮里。當年結婚時已經30歲,婚后工作忙加上想享受一下二人世界,一晃就到了32歲,這時一個偶然的機會使她開始創業,自此就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
34歲那年,她就覺得自己該生個寶寶了,但是怎奈工作太多,拖著拖著一年又過去了。35歲的新年,我們一起去雍和宮祈福,跪在佛像面前,她念念叨叨了很多。回來的路上,我好奇地問她,你剛才求些啥?
她說“我先保佑我的公司今年發展順利,能完成盈利1000萬的目標。然后保佑我們全家身體健康,最后保佑我懷孕生個寶寶。”
我聽了之后,心里就明白了,今年她生孩子這事泡湯的可能性很大。
你可能會問為什么?
很簡單,她把公司發展的愿望放在第一位,而生孩子放在了最后,而且我聽她說這兩個愿望的語氣完全不同,第一個愿望說的時候像打了雞血,激情澎湃,斗志昂揚的。而說到生孩子音量小了一半,語氣平緩毫無激情。
很顯然,發展公司、實現盈利1000萬的愿望是她發自內心最想要實現的,而生孩子似乎更像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我在想,如果她的年齡可以停止,今年還是否會有生孩子的愿望?
也難怪,如果她今年真懷孕了,就意味接下來的4年她工作的狀態都要受到非常大的影響,那公司發展怎么辦?每年利潤增長20%的目標怎么實現?
這些問題其實都會在她的潛意識發揮強大的作用,意識雖然說年齡大了,該生個孩子了,但潛意識才是我們行動的指揮部。
這就是表面的想法和內心深藏的愿望的沖突,最終都是內心藏著的愿望取勝。
我們經常提倡要面對真實的自己,而現實情況是,絕大多數時間,我們沒有辦法面對真實的自己。世間的事情往往因為很難做到,才會反復提倡。
為什么我們難以做到面對真實的自己呢?
因為每個人內心都有很多愿望和需求,而令人郁悶的是很多需求之間是矛盾和沖突的。
比如你一邊渴望享受愛情的甜蜜,一邊又想擁有個人的自由。
你可能希望一邊當職場女強人叱咤風云,一邊做賢妻良母溫暖如春。
面對這樣的糾結和困境,我們該怎么辦?
有的人用的方法是純理性控制,這樣的人對自己的態度是:“我不管你愿不愿意,就要這么做。”
簡單粗暴的命令從此就引發了這個人心里的內戰。
圖注:選自電影《Yes or No》。
比如視頻里的那個白富美的內心可能就會經常有2個聲音在辯論:
創業方:現在創業是最緊要的,機不可失。再說我現在才30歲,很多人不都30大幾才結婚嗎?我先完成事業騰飛經濟自由,結婚還可以再等等。
催婚方:我都30大齡女了,爸媽說過去這么大孩子都打醬油了。再說他們年紀也大了,為我找對象天天操心,真是于心不忍。
這樣的時候,就是考驗一個人人格功能高低的時刻。
功能低的人,天天內戰,最后心亂了,腦子也燒壞了,哪頭可能都得罪了。
功能高的人,會平靜的進行自我對話。
他會問自己:“你內心現在有幾個聲音?哪些聲音是你自己的?哪些聲音是來自外界的?哪些是你和外界共同的聲音?”
可能這個時候你就看到內心的愿望排成了3隊,一個是你的愿望,一個是外界的愿望,一個是你和外界都有的愿望。
這個時候我們感覺清晰平靜了,然后開始給這些愿望排序。你會發現排在前兩位的愿望是你最想實現的。
接下來矛盾又來了,你的愿望和外界的愿望怎么取舍?你和外界共同的愿望是不是就必須優先實現?
面對自我和外界的愿望矛盾時,我建議在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尊重自我。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愿望背后的動機是合理的,而且客觀現實也具備條件,那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實現目標。
對于外界愿望我們需要考慮一個要點,就是這個愿望是他出于想滿足自己的需求,還是真正為我們的需求考慮提出的。
圖注:選自電影《返老還童》。
比如有個老公對太太說:“我覺得你應該辭職,這樣可以很好地照顧孩子,你也不用這么累。”這個愿望的背后可能藏著老公自己的需求,他不想一邊工作一邊還要照顧孩子,很疲憊很忙亂。這個時候,老婆就要仔細想想自己的愿望是什么?
如果我們和外界有相同的愿望,是不是就一定會理所應當地排在第一位呢?回答是“NO”。這樣的時候,我們依然要把自己最想要實現的愿望和共同都有的愿望進行分析評估再排序。
比如可能你跟老公都希望你能辭職專心照顧孩子,但在你的內心,想保持自我的職場能力和連續性的愿望排在第一位的話,你依然需要先尊重自己的主觀意愿。
否則可能你按照你們夫妻共同的愿望辭職在家帶孩子,而內心卻不斷患得患失、焦慮恐慌、甚至自怨自艾。
在咨詢中,我見過太多違背自己真實意愿而帶來的問題,滾雪球一般在生活中越滾越大。本來是一個小問題,最后蔓延成一個大麻煩。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提倡人們需要學會在內心自我平衡的功能,這是高級人格水平的標志。
就是一個人有能力懂得自己內心復雜的需求,理解這些需求背后的動力,審時度勢地分析評估這些需求,然后做出智慧的取舍。
內心的每一個愿望都是一顆種子,是否能生根發芽,取決于我們對它的真實態度。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敢于面對真實的自己錯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