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打個分,你們的愛有多深?
你,我或他,還有很多人......
孤單的時候,難過的時候,傷心的時候,甚至小確幸的時候,可能都悄悄問過自己這個問題。
我們風風雨雨攜手十年,算不算深愛?或者平平淡淡簡單美好的我們,夠不夠深愛?
又或者我們吵吵鬧鬧一輩子,也算是深愛嗎?
現在擁有他的悉心呵護,未來擁有他的甜蜜誓言,他對我已經這么好了,我們的愛算不算很深很深了呢?
這個問題真的很難。
到底,什么樣的愛才算是深愛?
1
我到底愛誰?——物化之愛
曾經,與其說我愛他,不如說是我愛自己。
我曾聽趙悅辰老師說過不止一次,在你還沒有處理好自己內心的黑洞時,最好不要找男朋友,因為你找的那個人肯定內心也會有一個大黑洞。
可惜,那時候我還沒遇到趙老師,不過,幸運的是,我的男朋友竟也是個心如明鏡的心理人。
在遇到他之前,我還是個深受傳統倫理綱常毒害的花季少女,青春還未過半,就早早地認定,好女人一定是懂事的,會默默為家庭付出,成為所有人都需要的人。
他第一次聽我這樣說的時候,笑得差點背過氣。
然后,他嚴肅地對我說:“我不需要你溫柔懂事,賢良淑德,我只需要你做你自己。”
那個時候的我懵懵懂懂,還聽不懂他說要我做自己是什么意思。
但很快,我就知道了。
不到一年時間,我就被從假裝成熟懂事的小大人寵成了驕傲跋扈的小公主。從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到天天嚷嚷著要陪伴、要關注;從只會苛求自己滿足別人,到要求男友隨叫隨到、十分呵護,完全看不到我以前的影子了。
心里美滋滋的我,第一次體會到了釋放天性的甜頭,原來這人世,不總需要你壓抑自己,也不需要你費盡心力去討好,自有人愿意真心待你,我以為這便是被深愛。
可是呢?我自此幸福快樂一輩子了嗎?
沒有。
慢慢地,他開始向我抱怨,說我只是把他當做一件工具,需要了就喚來,不需要就不管,從來不在意他的感受。
聽他這么說,我脆弱的小心臟立馬就疼得要裂開般:“不是你說要我做自己的嗎?我現在終于愿意去表達自己的需求,追求被滿足,難道你這就不愿意啦?”
不生氣是假的,被拋棄的感覺占據了整個心臟,甚至想要一怒之下分手,可是又割舍不掉他的陪伴。
“你愛我,并不是因為你愛我,而是因為你更愛你自己。你只是把我當做一件工具,來療愈你孤獨痛苦的心。”
此刻的我,如五雷轟頂。
過往的記憶洪水般涌來,我想起:小時候只有考試成績好,才能博得父親一笑,如若哪次分數低了些,他是斷然不會給我成績單簽字的。好像在他那里,只有當我成績好的時候,才是有價值的,才是讓人滿意的。
從父親那,我學會了,只有有價值的人才能被愛。我只有努力付出,努力為別人好,別人才會對我好。而那些對我好的人,我也只看到了他們對我的價值,卻沒有看到需要發展出愛。
物化之愛,把人變成了器物,把在器物身上能實現的價值看作是愛。
有多少人的愛,是因為對方有錢;有多少人的愛,是因為對方能提供安全感;又有多少人的愛,是因為想要個爸媽來寵愛。
你若不懂,物化的愛也沒什么,但是你若懂,就知道物化的愛,既然是工具,那就有隨時被替換的可能性。
2
我愛你的什么?——碎片之愛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對方當做神,只愛他的美好。
如果你曾戀愛過,就會發現:在關系中,我們總是對對方有很多期待,而且總是想把對方打造成自己理想的樣子。
在把我培養的能自如表達自己的需求后,我很榮幸地升級學會表達不滿了。
你怎么就是不理解呢!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我不就是想表達下自己的難過嘛!你干嘛這么反應強烈!我不是希望你出主意,就是想你安慰一下!共情水平這么low,你要是我的咨詢師,我早踹了你了!
男朋友先是神色一暗,隨即眉毛一翹,佯怒說:你敢對你咨詢師這么說嗎?
呃,還真不敢。
心理行業有個說法,幫助自己心靈成長有兩個路子,一個是借助心理咨詢,另一個就是收獲一段好的婚姻,在婚姻中進行療愈。
好的婚姻確實有心靈療愈的功效,但是這樣的緣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更何況,我遇到的又是學心理的。
我心里自然是有所期待的。
渴望他能像咨詢師那樣理解我,渴望他能感受我的焦慮,我的痛苦,我的悲傷,我來去如風的情緒,我無緣無故的失落。
可是,這現實嗎?
當然不現實。
且不說他不是神,他不能時時刻刻關注我,理解我,而且,他又不是我的咨詢師,我為什么要求他像咨詢師那樣共情我?
而且,我這么急迫地想要他來滿足我,難道不是因為我已經隱約感受到,他在親密關系中有一些困難嗎?
真應了趙老師那句話,我們還真是都有個大窟窿,只不過彼此的窟窿位置不一樣。
后來我慢慢了解到:他從小便記憶力超群,幾歲時便能把麻麻講過的故事一字不落的背下來,然后拿著書假裝給別的小朋友講故事。可能天才都命途多舛,他的童年在輾轉多個寄養家庭中度過,受了不少苦楚,也是因為如此,不大能共情到別人。
所有情結背后,都是一道道鮮血淋漓的傷,看不到的時候,我們以為它已經痊愈了,可是依舊能觸摸到它的痕跡,聞到它的味道。
而我,看不到男朋友的傷口,是因為我內在的大傷口也在不斷叫囂著痛苦。看到對方,接受對方的不完美,接受他不能滿足我對愛的渴求,就意味著我要放棄我的痛苦,我的缺失。
我都已經如此弱小了,你怎么能夠如此脆弱呢?
碎片之愛,不接納不完美的你,不接納不完美世界的存在,也是不肯接納自我的另一部分碎片。
捧著自己鮮血淋淋的心,看著對方鮮血淋淋的傷口,遇到了最嚴苛的一次抉擇,是繼續轉戰戰場尋尋覓覓,還是選擇成為彼此的神,努力療愈自己,一起成長?
“我選擇一起走,你呢?”
“我也是,一起。 ”
3
我深深懂你嗎?——客體之愛
最深的愛,是看到全部的你,深深懂得你。
最好的關系,是我懂你的不容易。
你不能接納的,都是你不認可的自己。你不認可的,都是你不想要回憶的。
在度過了碎片之愛后,我們的關系升級了。
我學會了用一個成人的角度來看待我們關系中發生的事情。
比如,他沒回我消息的時候,我會想他有可能在忙,而不是懷疑他和別的小妹偷腥;
他忙著看球賽而不和我說話時,我會想他也需要有自己的娛樂時間,而不是煩我了;
他心情郁悶沉默時,我會想可能他的傷口又再叫囂了,而不是在生我的氣。
成熟認知方式的可貴之處在于,能夠從多角度出發,看到不同的可能性,而不是只困在自己過往熟悉的情境中,用消極的認知來評判當下的情況。
很多時候,你看到的,都只是你內心的投射而已。
我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就會很容易覺得他不愛我;
我害怕自己是弱小無力的,就會很討厭另一個男人這么沒用;
我所看到的,都不是他,而是一個承載我情感投射的外在客體。
當任何一個人、事、物,甚至是地方、想法、記憶,只要我們在它身上投注了情感,它便成了我們的客體。我們在它身上看到的不是單純的它,而是被我們的恐懼、焦慮、悲傷、歡喜等等情感,渲染過的它。
為什么會有客體之愛?是因為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我們是靠著媽媽對我們的情感、表情、動作等的回饋,來逐漸確認我們自己的存在的。
而等我們再長大一些,就靠與我們的主要撫養人互動,內化外在客體,來逐漸形成我們自己的人格。
所以,我們就慢慢學會了,在外在客體身上投射愛,表達愛。
當我們能夠在彼此的投射中看到完整的彼此,看到真實的彼此,看到彼此的脆弱,悲傷和無奈,看到彼此的需求,渴望和缺失,便擁有了真正的客體之愛。
不能接納的,是因為自我內在是矛盾的,沒有完成整合,造成了理想和現實的沖突。
你的不安和弱小被投射出來,落在了那個最親近的人身上,你敏銳地察覺到他的脆弱,殊不知,那只是你在他身上感受到的脆弱,勾起了自己內心的脆弱感,然后內在的排斥和沖突便一發不可收拾。
4
怎樣愛才是完整之愛?
關系中,最怕的是什么?是——我是天上的神,而你是地上的凡人。無論我怎么努力,都不能陪你三生三世朝朝暮暮。
當我已經放下過往傷痛,開始新人生時,你還在過去的陰霾中自我封閉;當我已經學會如何發展自己的短板,掙錢養家的時候,你還在抱怨原生家庭窮養了你;當我已經學會享受人生,打造精致生活的時候,你還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一地雞毛。
愛到最后,這樣的結果你怕嗎?
我曾經也怕,害怕從我以為的配不上他,變成真的配不上他。
但是現在,我不怕了。
因為,真正的深愛是可以克服種種差異的。
當我能夠不把你當作滿足需求的工具,當我能夠看到完整的你,當我深深懂你的不容易,我就開始理解到:真正的愛,能夠看到自己內在的缺失,看到彼此生命的不容易,看到人性的脆弱和無奈,依舊可以接納和繼續愛。
愛的神奇之處在于,當我們能夠從傷痛中走出,敢于去愛時,療愈就會悄然發生,終有一天,你會發現,原來你們已如此美好。
傷痛可貴,愛情美好,愿你勇敢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