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線面煮法,絕對好吃的簡單線面煮法

养生 20 0

  麵食是從古至今都流行的一種美食,不過在時間長河中不斷經過能人的改造,面也開始有着不一樣的表現外貌以及口感。線面是其中既考驗廚師功力又考驗手法的麵食,如今的線面在各大餐廳以及街邊小吃都是非常流行的。

  那麼,本期一起了解福建小吃線面的煮法。

福州線面煮法,絕對好吃的簡單線面煮法

  福州線面是福建省傳統的漢族小吃,屬於閩菜系。福州麵線起源於南宋時期。生產福州線面較為有地理標識的產地有連江丹陽、福州后嶼、閩候等地,它以“絲細如發、柔軟而韌、入湯不糊”而聞名,但隨着街區改造和傳統工藝的不便產量減小很多(現在有制面機,但真正好的還是手工線面)。

  選精白麵粉為原料,佐以鹽、薯粉、生油,調勻拌攪,經和面、揉條、松條、串面、拉麵、日晒等若干道工序而成。成品分為兩種:一為“特線面”,稍粗,直徑在0.7毫米以內,通常用來炒食;一為“面尾”,這才是福州人通常意義上的線面,直徑在0.6毫米以內。

  面架上的線面最長可達7米,挽好的福州線面拉開最長長度可達2米,細僅0.6至0.7毫米直徑,挽面時在面頭上紮上紅線,由於線面是面類中最長的面,又叫“長面”和“壽麵”。由於福州話“長面”和“長命”諧音,故福州人又叫它“長命”。

  在福州地區,線面廣為民眾喜愛,大年初一,人們都要吃一碗線面,祝福健康長壽。線面還有以下別稱:祝壽送線面稱“壽麵”,婦女分娩坐月子以其為主食,佐以蛋酒、雞湯而稱“誕面”,結婚訂親男方送女家的叫“喜面”,遠離家門返歸或遠客入門煮線面加兩個蛋款待,謂“太平面”。

  福州線面生產,始於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悠久歷史。福州線面截面為圓形,細度為0.7毫米,長度為7米左右。原料以精粉或專有麵粉,輔以鹽、薯粉、生油、雞蛋等。適合老人小孩食用。每100公斤麵粉可製作線面120公斤左右。品種有:銀絲線面、雞蛋線面、龍鬚線面和線尾面。

  線面手工製作時間長達9小時,經和面、揉條、松條、串面、拉麵等7道工序,具有煮時不糊,柔韌滑潤,嚼不粘齒,牽絲縷縷的特點。宋代名詩人黃庭堅的《過土山寨詩》:“湯餅一杯銀絲亂,牽絲如縷玉簪橫”,說的就是線面。福州線面始於南宋,至今有八百多年歷史;民間對線面的製作流傳着一段神話故事。

你可能也喜歡:
中國飲食文化的意義,你知道嗎?
帶你走進福建,閩菜的精華是什麼?
福建漢族名菜:半月沉江
兼容古今中外的福建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