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之鄉:桂林米粉文化

养生 24 0

  廣西桂林米粉,中國著名的小吃,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它的製作方法技藝很獨特,而且成品色、香、味俱全,是桂林小吃的一絕。在桂林,無論是早上,還是夜晚,當你穿過大街小巷,一陣陣米粉的香氣就會迎面撲來。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在桂林務工、出差的外地人,都會被一根根的米粉纏繞,產生欲罷不能的食慾。桂林的男女老少,幾乎沒有一日不吃米粉的。桂林米粉,是桂林文化的佼佼者。你了解桂林米粉的歷史和製作嗎?不懂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一探個究竟吧!

米粉之鄉:桂林米粉文化

  一、靈渠與米粉
  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接着又發動了統一中國南方(百越)的戰爭。在多山的南方,運輸及其困難,後方的糧草,不能正常供應到前線,秦軍只好就地征糧。但秦軍多為北方人,平時以麥面為主食,他們征戰到南方,因吃不慣大米,造成不少戰士水土不服,上吐下瀉,使秦軍的戰鬥力一度嚴重下降,直接影響到統一戰爭的成敗。所以解決吃的問題一時成了頭等大事。

  如何把大米演變成像麥面一樣讓秦軍將士接受,史祿把任務交給秦軍中的伙夫們去完成。伙夫根據西北餄拉麵的製作原理,先把大米泡脹,磨成米漿,濾干水后,揉成粉團。然後把粉團蒸熟,最後再拉出粉條來,直接落到開水鍋里煮熟。將士們吃了頓時回復了體力,戰鬥大增,最終統一了南方。漢元鼎六年建始安縣(桂林城前身),大量北方移民陡遷到桂林,包括像諸葛亮、韓信、陶淵明、周敦頤、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等等許多歷史名人的後裔,這些北方移民來到桂林,把米粉叫成“米面”,這種稱謂,一直延續到現在。
  因此,桂林米粉從秦代就開始有了。也就是說,桂林人吃米粉,已經吃了兩千兩百多年了。

  二、古代桂林米粉的製作工藝
  米粉、米花等食品的製作工藝,是從秦代的釀酒工藝中派生出來的。

  興安最早的稻米出現在距今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米粉的發明與釀米酒的技術分不開。堆花酒(溶江三花酒),就是由修鑿靈渠的工匠們,用秦代的“苯曲法釀製春酒”的技術,在靈渠邊上釀製出來的小曲香型米酒。

  秦代酒文化的盛行,帶動了食品加工行業的發展,許多釀酒的工匠隨着秦軍南下來到嶺南。將先進的釀造技術帶到靈渠來。秦人釀製堆花酒時用的原料每次都剩下很多,對這些原料進行處理的過程就逐 漸演變成了做米粉的過程。每次釀完酒後,都有剩下,工匠們對這些剩餘原料(稱為“饋”)直接用調味料加熱煮軟後進食,比吃純凈的大米飯好吃,饋的用途就變大了起來。齊民要術“飧飯”篇中介紹,“用香漿和暖水,浸饋少時,以手挼無令有塊,復小停,然後壯”即是說用一種叫香漿的調料加溫水把饋浸泡一段時間后,用手搓揉飯糰,不讓它有團塊,稍留一會後,將已成米漿的饋裝入壇內,便成了做米粉的米漿。

  那麼,如何將米漿處理成米粉呢?最初秦人用的工具是牛角。割一片牛角,如湯匙大小,開四五個剛好容得下韭菜恭弘=叶 恭弘通過的孔,再取兩段新織的白綢,按牛角片大小開洞,將牛角片縫上做成圓形漏斗,將調好了的米粉漿裝在絹袋中,在開水鍋上面捏着漿袋,讓粉漿成粉條狀從牛角片的孔中漏入滾水中,煮熟后撈出來就成了盤成餅狀的米粉。如果做切粉,則用一銅盆放在開水鍋上,將調好的米漿舀入銅盆中成塊后倒在開水裡煮熟,撈出來就成切粉了。牛角片是最早用來制米粉的主要工具。

  米粉由釀酒的工匠們發明后,在修鑿靈渠的秦軍民工們中引起了關注,民工們本來就吃不慣粗糙的紅米飯,現在有了米粉,給他們非常單調的食譜中新增了誘人的品種。另外,為了方便外出攜帶,還發明了將米粉製成干米粉的方法:把再餾飯晒乾,搗碎細篩,另用紅棗蒸熟搗汁,摻進乾飯粉里,製成粳米棗干米粉,用同樣的加工技術,他們還將糯米加工成米粉、油炸“亂枳”“炬粧”等食品。興安的民間加工米花的方法,至今仍然沿襲着秦代用手工加工的方法,因為米花的使用範圍並不廣泛,人們對其加工的方法未予以重視,所以米花的加工方法千年不變,自古沿襲至今。而米粉則不同,隨着人們對它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就不斷有人在如何批量加工米粉的工藝上做文章,如明清以來,米粉的加工由手工加工到用簡單的木製工具製作,然後又發展到現代的半机械化、机械化批量生產,基本上在不同時期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你可能也喜歡:
  品味獨特的英國飲茶文化
  江蘇茶文化的歷史
  漳州特色小吃:滷麵
  蘭州特色小吃:羊肉泡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