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懂禮”的吃貨,了解傳統飲食文化

养生 18 0

  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擁有悠久的歷史,但大多數人並不了解它,這種文化是隨着時間的沉澱一點點演變形成了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文化瑰寶。接下來小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傳統飲食文化。

做一個“懂禮”的吃貨,了解傳統飲食文化

  一、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概述
  飲食文化受自然、經濟、地理位置和思想文化的影響不斷髮展。遠古時期人類以生食為主,隨之發展為熟食;烹飪技術由燎烤發展為蒸、煮、煎、炸等;飲食選材和菜系也不斷豐富;飲食觀也由“吃飽”到“吃好”再到“吃出健康”;飲食風味也由閉塞的單一民族和地區融匯到如今的豐富多彩的飲食口味。

  飲食文化包括三點:第一是食物的選材和加工。選材受季節、節日風俗、地域和食忌思想等的影響;加工又包括刀工和烹調技術,通過刀法可將食物分為條、片、丁、沫、絲等,其給人的視覺效果和口感截然不同,烹調方法更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第二是就人類而言,飲食文化包括少數民族、宗教和社會各階層飲食文化。各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飲食文化習慣和代表性的飲食菜系;宗教飲食文化典型有伊斯兰教忌食豬肉,佛教、道教的素食主義等;社會各階層的飲食文化由物質基礎決定,包括宮廷、士大夫飲食文化和百姓飲食文化等,各階層在進餐時很講究禮儀,也就形成了飲食禮儀文化。第三層次是與飲食有關的文學文化,包括歷朝歷代許多關於飲食介紹和文人對飲食的歌頌讚美的文學作品。

  二、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優越性
  傳統膳食結構可傳承性

  《素問·臟器法時論》:“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這是最早關於膳食結構的記載,也是幾千年來的擇食原則。傳統的膳食結構以穀物為主食,肉類、水果和蔬菜為輔食,堅持低脂、高蛋白、高纖維素飲食。“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告訴我們穀類乃人類維持機體運動的基礎物質。幾千年來,中國人民始終堅持平衡膳食觀,合理搭配飲食。近年來,國內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了中國傳統膳食結構才是最科學的膳食結構,《中國健康調查報告》報告了美國康乃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6年的合作研究結果:20世紀80年代,我國人民各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這與中國傳統膳食結構密切相關,可見傳統膳食結構的可傳承性。傳統膳食結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我們需矢志不移地堅持弘揚其優越性。

  獨特的烹調技藝注重色香味
  我國的烹調技藝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素以選料講究、製作精湛、品種多樣着稱於世,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烹調技藝的精湛在於即使是同一種原材料,通過不同的烹調方法,也可以做成色香味截然不同的美食。我國傳統的烹飪、調味技法堪稱一絕,“烹”是指烹飪原料熟製成菜肴的操作過程,方式多種多樣,其製作過程重在掌握火候,如清蒸魚,火候不到則生,過火則老。而“調”則指原輔料的搭配和調味料的使用。通過調製,使菜肴美味可口、色澤誘人,《呂氏春秋·本味篇》雲:“調和之事,必以酸、苦、甘、辛、咸。其先後多少,其奇甚微,皆有自起。”調味料所需數量和加入的先後順序都有講究。可見,中國傳統烹飪技藝之細膩無與倫比。

  醫食同源的食療觀
  “醫食同源”,即“葯食同源”。指用中醫理論知識和飲食文化相結合,使人們在解決溫飽問題的基礎上通過食物來調理身體、預防和治療疾病。《黃帝內經·太素》:“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靈樞·五味》:“五宜:脾病者,宜食禾亢米飯、牛肉、棗、葵;心病者,宜食麥、羊肉、杏;腎病者,宜食大豆黃卷、豬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黃黍、雞肉、桃、蔥等”。名醫孫思邈在《千金藥方》中提出“凡欲治療,先以食療,食療不愈,后乃用藥爾”。由此可知,“醫食同源”並“寓醫於食”的食療觀歷史悠久,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食養論”,即注重飲食膳食平衡,使之有利於身體健康,預防疾病,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二是“食療方”,即以食為葯,以日常食物的一種或數種作為藥用,以治療疾病。三是“葯膳”,以葯配食,取一味或數味藥物入膳。中國的食療葯膳文化在歷朝歷代的總結思考下不斷完善。關於醫食同源和食療的書籍數不勝數,醫食同源思想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我們應當积極研究醫食同源理論,傳承其精華,真正達到飲食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

  你可能也會喜歡:
  中國人吃辣椒的歷史有多少年?
  氣血不足應該如何調理?
  國宴上的淮揚菜之“軟兜長魚”
  舌尖上的美食之佛跳牆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