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生長因子”之謎

健康養生 131 0

李校堃

浙江在线9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曾杨希)在人的体内,有一种神奇的细胞因子,它能治疗溃疡和加速损伤组织再生,能让损伤的皮肤得以较完美修复……它的名字叫“生长因子”。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教授对此已经潜心探索了26年。

李校堃带领团队走出了一条“细胞生长因子”基础理论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的道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开发为临床药物的国家。李校堃教授凭着在“生长因子”领域的贡献,今年捧回中国工程界最高奖项——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立志研药

意外受伤以身试药

李校堃出生于1964年。“要治好病人,需要好药,还得靠医学科研。”怀着这样的念头,1992年,李校堃师从暨南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林剑教授,开启了“生长因子”研究的征程,也就是在这一年,他考取了中山医科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真正和“生长因子”结下不解之缘,则是源于一次意外。那是1992年的一个夜晚,李校堃骑着自行车返校。路过校外一处遍布岩石的深沟时不慎摔入,面部着地,造成半脸皮肤全部挫伤,鼻梁、颧骨等5处穿透伤,需要缝合30多针甚至整容……

李校堃回忆:“我醒来时,人已经在医院里。当晚没有缝合的医生,值班医生让我先回去,第二天再去缝合。可是那一晚,我疼得根本睡不着觉。”在床上辗转反侧的他,无意间想起了放在冰箱里的几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雾剂”,这是导师要他次日带去进行动物实验的试剂。

“我突然想到,我们正在研究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修复创面,是不是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可是,当时学界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仍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尚未进行过临床试验。

“我甚至想到了居里夫人,如果真发生意外,就当为科研做贡献了。”正是这充满勇气的一试,让李校堃的脸完美地愈合了,“喷了一会儿后,伤口就不大疼了,三周后伤口痊愈,现在基本看不出疤痕。”他面对记者摘下眼镜,是一张素净的脸庞。

潜心研究

系列新药相继面世

亲眼见证了奇迹的发生,让李校堃充满了信心,坚定了新药研制的步伐。他想运用“生长因子”开发一种治疗烧伤创伤的药。

然而,当时“生长因子”作为药物应用还从来没有先例,不少西方学者认为“生长因子”有成瘤风险和多度增生风险。那时候,他在国际会议上作关于“生长因子”的研究报告时经常受到一些学者质疑,这也成了他科研生涯中最艰难的日子。

科海航行的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面对不理解,李校堃选择咬牙坚持,用事实说话。

从一头扎进“生长因子”科研领域开始,李校堃就一直告诫自己一定要沉下心做科研。为了采集关键的实验数据,李校堃常常夜以继日、席地而睡。一次实验室停电,冰箱冰块融化,流出的冰水将他从睡梦中惊醒。为了完成一个蛋白试验,他常常几天不出实验室。他还练就了在一切工作间隙瞬间睡着的能力,无论在车上,还是在会议中场休息的片刻,他都能抓紧时间补个觉。

经过多年攻坚克难,李校堃团队研发的新药“贝复济”“艾夫吉夫”“盖扶”自1998年起相继面世,这也是国际上第一个系列“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一类新药。实验表明,系列新药能促进皮肤血管新生,促进皮肤神经及汗腺毛囊等皮肤附属器件功能修复,进而主动促进创面修复,能帮助伤者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疤痕,开创了创新修复的新理念。

结缘温州

梦想把研究做到最好

对李校堃而言,更大的科研、事业摇篮在温州。

2004年,李校堃与时任温州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前身)院长瞿佳教授相识,他的人生轨迹因此改变。2005年1月,在瞿佳多次盛情邀请下,李校堃出任温州医学院药学院院长,带领5人核心科研团队在温州生根发芽,开启了更大的科研事业之门。

为何选择温州?李校堃说:“温州精神是勇于创新的精神,一颗纽扣或一个打火机,别人不做的我们做,并且要做到最好,这种精神和我们做‘生长因子’研究的精神有共同的特点。”

如今,李校堃的科研团队已长成“参天大树”,聚集海内外百余位专家及人才,包括“国家千人计划”“浙江省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培养了一大批医学、药学杰出人才。

李校堃深知,创新早已不是科学家自己在“象牙塔”闭门造车,而是要和经济、社会、民生紧密结合。李校堃团队已研发投产“贝复济”“扶济复”“艾夫吉夫”3个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一类新药,在全国4500多家医院服务患者超1亿人次。另有4个药物获批临床试验,拥有45项国家发明专利,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等各类奖项。

“我的梦想,是在温州把中国的‘生长因子’研究做到全世界最好。”为了实现梦想,目前,身兼温州医科大学校长一职的李校堃依然奋斗在科研一线。他常常白天处理行政事务,下班后便钻进实验室和团队并肩作战。

对李校堃而言,“生长因子”的探索之旅依旧漫长,但是他充满了信心:“如今,我们有了更好的科研条件和人才,一定能做出更多成果。”